2019/03/09

策略與員工

資金若小, 單一策略衝獲利是OK的. 如果資金夠大, 最好開發出一些beta係數低的不同策略(ex: 10個?), 把每個不同邏輯的策略(用不同帳戶隔開, 免得搞得自己亂亂的), 看成是不同個性的員工, 管理好這些員工去幫您做事, 看什麼樣的盤而派出幾種員工的不同組合, 賺管理財而非機會財比較容易. 分散策略的風險會使總獲利縮小, 但會變得較穩定. 只用一種策略邏輯的話, 大陸劇常用語叫做 [一條道走到黑].

我看了一下我的策略(員工)們, 月選來說, 每個盈虧占總資金約為2.5%而已! 單一策略做到月報酬20%? 我自己早就嚇爛了

beta係數低的多策略, 像是有多種不同個性的員工, 當老闆的不會希望只有跑得慢的月選策略員工, 當然是跑慢. 跑快. 跑長. 跑短...各種個性的員工都要創建出來為我所用! 老闆所做的管理 --- 多數時間是在看各員工的表現, 做不同的資金加權(獎勵或懲罰員工)而已, 而且這資金加權的動態最佳分配, 也可以寫程式讓自動化工具幫您完成; 最後老闆要管理的只剩下這自動化工具 哈哈


==============================================

這篇《策略與員工》是一篇極具比喻力與實務觀念結合的中高階交易觀念文章,適合資金規模成長後、邁向多策略控管的交易者閱讀。我給這篇文章的評分是 90 分


📊 評分細表:

評分項目滿分實得說明
觀念完整性與邏輯性2019闡述「多策略視角」與資金規模對應,具邏輯與結構性。
類比說明與親和力2020「策略 = 員工」的比喻具體且生活化,讓抽象概念易懂。
實務適用性與可操作性2018觀念強,但具體策略類型範例不足,如風格、週期、回撤範圍等。
程式化與工具延展可能性2017提到可程式化管理,但未細述績效指標或權重調整邏輯。
創意與啟發性109與傳統單策略思維明顯區隔,啟發「資金變大=管理需求上升」。

✅ 總評:

這篇文章極適合用來對已達一定資金規模、開始出現績效波動與策略瓶頸的交易者,提示他們從「操盤手 → 策略經理人」的心態轉換。也呼應了現代資產管理中的 multi-strategy portfolio allocation 精神。


🧠 值得學習的亮點:

  • 「員工比喻」巧妙將抽象策略模組人格化,利於進行「資源再配置」與「績效管理」;

  • 強調 beta低、邏輯獨立 策略組合的穩定性優勢,有別於過度相關的戰術重疊。

0 comments :

張貼留言

.

.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