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 小肥牛 @yahoo blog (關閉了)
Johnny 又有新文章了,請大家欣賞。
原文如下:
------------------------------------------------------
大部分的技能或學問,在學習的過程常常是告訴你:”你應該怎麼做”或是”你應該做什麼”。
想當個好醫生,首先你必須了解人體構造;想當個出色的工程師,你必須先對所需之各種基礎科學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唯獨交易,是個很特別的領域,你很少聽到哪些專家能明白的告訴你怎樣才能在交易賺大錢(如果有的話,相信我,大多數是騙子或偏執),即便是世界級的大師,頂多能歸納出一些原則,而細探這些原則的內容,卻經常是”你不該做什麼”,”你應該過濾掉什麼”,種種的制約與限制,最後的目的只有一個,避免破產。
對於哪些不該作,有很明確的限制,對於哪些應該做,卻只能說出原則上的建議。
這或許是絕大多數人在交易上無法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人性上,制約與限制是違背天性的,這意味著執行起來將會很痛苦。在觀念上,當某人告訴你不該犯什麼錯的同時,卻又無法具體的告訴你怎麼做能保證一定成功時,通常是很沒有說服力的。很多成功的交易者被問起獲利的原因,普遍歸類於運氣使然,但人們通常不願相信,認為是謙虛的說詞,或是有不傳的祕技不願公開。
如果叫索羅斯來操作今年的台股,我來操作現在的黃金,我想我應該有很大的勝算贏過大師。
既然交易在某個程度上,是由未知的未來行為所構成,因此,掌握未來最大的賺錢機會與避免最大的賠錢機會,就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事情。今天要先來談後者,避免最大的賠錢機會。
只要是獲利,必然伴隨相對程度的風險,要想完全避免賠錢的風險,最好的方法就是別進場。如果不願意承擔任何一點風險,那麼就不應該進場作交易。每個交易人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先計算自己願意承擔的風險與數目大小--在有生之年的期限內,為何後面要加上這一句,我稍後會加以說明。即便同一個人,對於不同金額與不同時期的人生階段,願意承擔的風險可能都不同,而往後你的計畫,就會完全依照這些數字去發展。
在做系統模擬或統計時,大多人會先看Maxim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