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團成員問到目前正在測試中的月選策略, 是否存在實測成本過高的問題? 沒錯! 誠如他所言看到的是單位口數獲利小, 也代表了整體資金需求大, 但使用效力低落. 主要原因是我設定了這策略的目標 --> 寧可少賺也不要賠! 如此必須採取追高殺低的部位調整方法, 且調整頻率肯定要高到一定程度, 才有辦法達致這前提目標. 就好像我們騎摩托車在很窄的小道上, 小道的路徑(指數發展)不是固定而會一直變化, 但又要求摩托車, 務必時時刻刻都安全地待在小道中間, 行駛直到目的地(結算獲利)為止; 因此方法就只能順著小道去左彎右拐(追高殺低)才不會出軌, 並且頻率很高地去一直修正龍頭(方向盤), 最後才有很高的機率安全到達目的地.此策略留存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降低調整頻率會帶來最大的改進效果; 如果能更準確地預測行情發展, 便能降低市場雜訊給我們帶來調整的誤動作; 除此之外, 操作心理也要能配合得上, 不能過於警醒, 小小偏離軌道時不能神經質似地去調整, 自己的線條要改粗一點, 真的有絕對把握的時候才慢條斯理地再調. 以上 [預測] 與 [心理] 兩者的共同要求, 凡人如我根本做不到! 直接用減少停留在場中時間的方法, 反而簡單粗暴地能立馬降低調整頻率!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 月選實單測試記錄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