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9

交易思想雜談

巴音布魯克草原 . 九曲十八彎

(奇摩原貼:2009/11/20)
文章來源: 被我珍藏太久以致不可考
交易不過就是簡單的買進和賣出而已, 有無中心思想與哲學卻是輸贏的關鍵! 以操作為生的我認為這篇文章將這部分寫得最最精彩, 若能深入領會與體悟 [心法], 其他的工具書才能真正發揮它們應有的 [外功] 作用!

(一):論交易思想
如果向從事投資市場或商品買賣的朋友請教他們是依據什麼來做交易的, 我們常常會聽到“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江恩理論”或“艾略特波浪理論”.“感覺”或“靈感”等類似的回答
  據我個人的經驗來看, 這是實情. 但我以為,所有的這些依據最終都可以歸結到一點: 交易思想! 在投資市場中, 交易思想具有絕對的重要性, 其重要性要高於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的層面, 也要高於博弈論和主力論的層面, 也要高於如何理論或感覺的層面
  為什麼這麼說? 我以基本分析為例來說明. 基本分析是一種科學的市場研究途徑, 它把一定市場某一定時期的所有有關的資訊綜合起來, 通過供求規律的應用, 最終推算出該時期該市場的內在價值. 基本分析的最大長處在於其科學性, 它的因果關係明確, 結論也是確定的(至少從理論上應該如此), 但是, 它由兩方面的嚴重缺陷: 一是供求規律在具體應用時, 要求操作者具有極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和修養. 嚴格來說, 這是經濟學家的工作, 而普通的市場參與者顯然不具備如此素質
  二是基本分析要求擁有完備的即時資料。任何有關於物件市場的資訊,包括如何內幕消息、市場參與者的情緒變化乃至他們的錯覺等等都不能別遺漏,而且任何“微量”的元素我們都不能忽略;另一方面,這些資訊又必須很好地對應於我們所研究的時間範圍,不允許用過時的資訊來替代當時的情況,而經濟統計資料通常都是一段時間之前的。因此,這對於普通市場參與者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至少對於一般交易者來說,基本分析沒有操作性可言。其他分析、理論亦是如此,在此不一一闡述了。如果交易者信奉某一種類的分析、理論或一個指標、一個機械的交易系統,想要從中獲利,那都是不可能的。我在網上見過售價24萬元的一個公式,據說可以百戰百勝--------他們努力的想揭開這個魔術的秘密,從此而獲利。簡直是笑話。如果他的公式是可以100%地獲利,哪怕是80%呢,他自己去賺就可以了,還賣給別人幹嗎?
  那麼,市場真的有能夠長期穩定的獲利的方法嗎?
  正確答案是有,而且答案就在你自己身上。
  我想說的主題是:正確的交易思想是獲利的基石
  “做趨勢的朋友”嚴格止損”“做能做的交易”這些交易格言大多數人都知道,但真正領會其內涵,並付諸於交易的卻是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何市場中多數人很累,還總是虧損;少數人輕鬆,而能夠持久贏利的原因。期貨投資中,投資者常常會有這種感受:單子錯了,如果不斬倉,那麼價格會向自己不利的方向走個不停;而一旦斬了倉,又會很快發現如果不斬倉的話,不但賠不了錢,反而可以賺上一把;單子做對了,賺上幾十個點就跑了,過幾天又開始後悔,如果當時不平倉,現在已經賺了三百多點了……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但解決起來也並不難,用什麼來解決呢?交易思想,也叫交易理念!如果你想在交易中獲利,就必須有成熟的投資理念,並用這個理念來指導你的交易行為。那些摒除正確交易思想的交易者,必然是市場的犧牲品。
  以下,是筆者對交易思想的總結:長期、穩定的贏利是期貨交易所追求的目標;“客觀——規則”,這是始終貫穿交易思想的主線,這也是交易思想的真相交易系統的建立和趨勢是交易思想最為重要的兩個內容,而規則的制定需要融入其中;修心和嚴律這兩個因素則是實施交易思想的必要保障;交易的最高境界可概括為”和諧“的交易。
(二):市場和目標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目標,期貨投資也不例外,但什麼樣的目標才是正確的目標呢?
  在談交易的目標前,我們必須要對期貨市場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因為只有對市場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才會有正確的目標,才可以在期貨市場更為長久地生存下去。期貨市場並非純粹意義上的零和遊戲,有兩點應認識清楚:第一,市場本身並不能產生利潤,因此所獲得的利潤必定是他人之虧損。在期貨中,不管是上升還是下跌,如果不算其交易成本的話,必定是同等的虧損資金轉變為贏利資金;其二,交易的成本費用使得市場中虧損比例遠遠大於獲利的比例,這個比例大概在8.5:1.5。舉個例子來說,目前全國期貨市場總的保證金規模為100億元左右,2004年上半年稍微高些,大概在140億—150億,但一個真實的資料是,2004年僅全國期貨經紀公司的手續費收入就達到1482億元,如果再加上交易所所收費用等等,那麼04年期貨市場的成本費用大概在25-30億元左右,占到市場資金的20%左右。
  說了這麼多,什麼意思呢,市場中大多數人都是虧錢的,大家一定要明白,何況,還有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機構,還有一些精通現貨的套期保值者,作為一條小魚,其生命之脆弱,可想而知!那麼,作為一個投資者,你應該問問自己:你是屬於大多數中的一份子麼?如果屬於,那你為何要做期貨呢?如果不屬於,你比別人有什麼獨特或高明之處呢?
  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做期貨,亦或自認為有高明的地方,亦或無所謂資金的虧損,亦或只當作人生之體驗,總之,如果你進入了這個市場,那麼你的目標就很重要了,就是你在這個市場想賺多少錢。
  筆者以為,在期貨交易的目標在於追求長期、穩定的贏利,關鍵在於兩個詞“長期”和“穩定”。我先說兩個例子,第一個:一萬元的資金,每個月賺10%,在期貨市場不算多吧(其實很多人都看不起的),如果你每個月都能保持這個比例,那麼一年之後,你的資金可以到3.12萬(不信,你自己算一算),一年番了三倍,不少了吧,這就是長期和穩定的魅力所在;第二個例子,假設你有一萬元的資金,先虧一半,再賺一半,還剩7500元:反過來,先賺一半,再虧一半,依舊還剩7500元,無論如何,都會有所損失。真的很很奇怪,但現實是殘酷的,這說明獲利的前提是安全,寧願不獲利,也不能虧損,即先求不輸再求贏,這是原則
  因此,一個優秀的交易員的定義應該是,能夠連續多年獲得穩定持續的連續複利回報,經年累月地賺錢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賺而不是大賺,資本市場的高額利潤應來源於長期累積低風險下的持續利潤的結果,交易員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業餘低手才只關注利潤最大化和滿足于短暫的輝煌中。而且隨著市場和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規範,過去一夜暴富的現象已不復存在,投資市場已經註定虧多贏少,暴富的心態我勸大家就不要夢想了,否則,這樣的人的收益率有無數種,但無一例外的是收益率前面都帶了個長長的破折號——負號。這也是多數人易現輝煌,難有成就的根本原因。
  正確的目標是在資本市場贏利的基石。如果你不同意的長期、穩定的贏利目標,那筆者覺得你最好不要做期貨,除非你根本就不是為了賺錢,那另當別論了。兩個關鍵因素,“長期”和“穩定”,“長期”需要你有自己的交易規則、策略及交易系統等等,才能保證你長久地贏利;“穩定”需要你做好資金管理、止損以及風險控制等工作 。
(三):主觀與客觀
投資者要想在期貨市場中有所收穫,有什麼好的方法呢?是客觀的分析方法還是主觀的分析方法。我們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LNE市場銅從2001年步入牛市行情,從起初的1300美元漲到如今的3300美元。但是從2004年後半年開始,當銅價上漲到2800美元之上,在巨額利潤的驅使下,大量的投資者開始了“所謂”戰略性的逢高拋空,理由諸如全球產量穩步增加、中國宏觀調控等何其多也,但其
結果並不樂觀,可謂“前仆後繼、有來無回”!再如:2005年2月份,國內大豆市場,基本面:2005年南美大豆的豐產,當時東北地區農民約65%的大豆仍未出售,國內養殖業和壓
榨業的低迷狀況;技術面:始自2004年3月長期下跌的趨勢,6個月區間振盪後的向下破位;資金面:CBOT市場基金淨空單的不斷增加。還猶豫什麼,堅決做空!但不論你做空的理由何其充分,只有市場的走勢才是正確的,CBOT市場大幅反彈近200美分。
  為何會如此呢?原因就是主觀性和客觀性在作崇。這就是你遭到市場無情打擊的根本原因。客觀性,就是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特性。與客觀性對應的是主觀性,是指個人對市場的感性判斷。
  我想說,主觀的分析方法並非我們所要尋找的方法。原因有二:其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人每時對市場都會有不同的判斷和見解,正是如此,投資市場才會存在。“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是期貨市場亙古不變的規律,這與主觀性也有所矛盾。其二,客觀世界的複雜性主宰其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從大多數投資者實踐的結果看,真正能夠使自己的主觀判斷和市場的實際走勢完美吻合的時間太少了。這證明了沿著不斷提升判斷水準從而看清市場然後賺到錢這條道路是走不通的。走不通的根源在於我們所擁有資源的有限性,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有限的資金,有限的認知能力等等等等。
  在操作的問題上,既然主觀的分析方法此路不通,那就只有靠客觀的分析方法。但是大多數投資人面臨的問題是願意主觀分析而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地位,所以總是受到主觀性和客性之間關係的困擾。解脫此類困擾的基本辦法,也就是如何對市場做到客觀的分析?客觀的分析要靠明確的規則,不論主觀的分析和客觀的分析是否矛盾,都應該嚴格遵守客觀規則。
  結合上面的例子:LME銅從2001年走出了一波大牛市行情,到目前為止,年線的向上延伸和各短期均線的多頭排列以及圖表上完美的上漲趨勢,使我絲毫不敢說出“銅由牛轉熊”的豪言狀語。在拋空者的眼中,“與趨勢共舞”不過是一句口號而已,趨勢的內涵根本沒有真正理解。再來看大豆,其基本面反映的利空不假,技術面顯示的下跌也不假,關鍵在於,我們錯了!一個真實的資料是:美國華爾街的頂尖交易員,在十年中的交易成功率,平均在35%左右。何況我們呢?錯了怎麼辦呢,好說呀,止損出局,再正常不過的
  期貨投資中,投資者常常會有這種感受:單子錯了,如果不斬倉,那麼價格會向自己不利的方向走個不停;而一旦斬了倉,又會很快發現如果不斬倉的話,不但賠不了錢,反而可以賺上一把;單子做對了,賺上幾十個點就跑了,過幾天又開始後悔,如果當時不平倉,現在已經賺了三百多點了……
  這些現象在投資市場都司空見慣,其犯錯的原因就是基於主觀性的分析判斷,應該說,每個投資者都傾向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是正確的,但主觀判斷和實際走勢之間的背離確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此,聰明如江恩者,儘管創造出了繁雜深奧的測市理論,但回到操作問題上,依靠的還是簡單的十條規則,我想這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如此,投資者的任務就回到了如何制定規則和遵守規則;如此,我們才能避開一條看不見盡頭的黑暗隧道,早日沐浴陽光的溫暖。每個投資者都需要審視,自己行走在哪條道路上。
(四):交易的真相
在期貨市場中,與客觀性相對應的是“規則”,與主觀性相對應的是“分析”。
  客觀性的分析方法決定了交易思想的指導核心是規則。為什麼呢,是因為“規則”的制定貫穿參與了交易思想的整個過程,沒錯,我所要說的交易的真相正是----規則。  
  與“規則”相反的是“分析”,“分析”是個中性詞,並無褒貶之意,分析市場規律、分析自己的操作、分析優秀交易員的特點等等都是其所包容的內涵。但是,市場中許多人都犯一個相同的錯誤,將“分析行情”做為自己的基本交易方法,可以這樣說,在進入期市的第一天起,他們就開始接受並習慣著錯誤的交易習慣。我們所接觸的幾乎所有傳統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手段都有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主觀性”太強,主觀性很強的分析工具和人性的情緒化特點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最終造成了完全主觀化的判斷,判斷的結果被自己當時的情緒所左右,同時會帶有強烈的主觀意願偏向。這種錯誤的交易方法將絕大多數人擋在了成功交易的大門外,更遺憾的是我們在分析自己錯誤時很難想到問題竟會出在這裏,以“分析行情”來做為交易手段無疑是最大的交易誤區人性的情緒化特徵是交易的大敵,而制定並嚴格遵守規則恰恰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分析師和交易員是有很大區別的,他們對市場時所採用的方法具有本質上的區別,即“使用分析”和“使用規則”,所謂“會說的不會做、會做的不會說”就是在說這個道理。多數投資者的夢想應該是想做一個優秀的交易員吧,從而在市場中獲利,優秀的交易員只遵守規則而從不做任何行情預測。市場中總有這樣兩類人:一類人常常能侃侃而談,大談“主力機構”,大談“行情走向”,並能夠發表“精闢的分析和預測”,但這類人的操作往往是很糟糕的;一類人總是很沉默,有人問行情怎麼走,他總回答:不知道會怎麼走。當和他聊天的時候,也總是在說一些諸如順勢、心態之類的理念性話題,但這類人的單子常常是贏利的。
  大多數的散戶交易者都介於分析師和優秀交易員之間,操作中既存在一些規則但同時又充斥著大量主觀性的分析和毫無正確邏輯可言的“預測”以及對所謂“主力”動向的臆想,而主觀特徵極其明顯的“分析”、“預測”以及“臆想”正是導致錯誤操作的主要根源,抄底、摸頂的惡劣操作習慣無一不是來自“分析”的結果。
  規則亦用來解決“知易行難”,有一點很明顯,幾乎所有人即便是個新手都知道一些正確的交易理念:順勢而為、輕倉、長線獲利優於短線等等,可是與這些認知完全相反的是實際操作中逆勢、重倉、頻繁的短線操作等等,如果僅僅是“知”而無法去“行”,那麼自己認為正確卻依然反著做,有正確的認識又怎樣,結果還不是一樣。將“知”與“行”對接的辦法就是規則,仍然是規則,將自己所有對市場特徵的認識都演化為客觀的規則(而不是去分析預測),並嚴格加以執行。
  舉個例子:想必每個投資者都有這樣的經歷,贏利後的心態比虧損後的心態更為複雜,其原因在於獲利後那種害怕得而復失的心態,所導致的後果即是贏利不能夠最大化。其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在於技術,而是在於自己制定的規則,規則可以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如此,一個自己制度的簡單的止贏規則就可以解決問題。
  對於規則,需要強調的有兩點:一是規則的制定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基於客觀實際的正確交易規則的制定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二是必須嚴格執行自己所定的規則,如果連自己定立的明確的規則都不能嚴格執行,那選擇期市完全是一個錯誤。
  規則與分析是一個足以將普通投資人和優秀操作者區分開來的最重要的標準,系統化交易便是操作完全規則化、客觀化、科學化的一個終極交易思路,並無任何的神秘之處。“看戲者”與“唱戲者”是有區別的,但別忘了,規則化是使自己從一個看戲者轉變為唱戲者的一個關鍵,也是唯一的最佳途徑。
(五):交易的核心
光有規則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將規則融入到你的交易系統之中,融入到你的交易中。
  交易系統的建立這個題目太大了,我怕說不好,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參閱美國投資大師鄧尼斯及其學生的《海龜交易法則》,其介紹了交易方法、交易原則以及交易系統的建立等等,另外,鄧尼斯還證明了他的觀點:成功的交易者是可以通過訓練與學習而得的,這無關乎聰明才智,全在於交易者的方法、原則及其交易系統
  交易思想的核心是建立人性化、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並對其輔助於機械化的執行
  建立交易系統解決了兩個問題:將規則融入其中和克服人性的弱點。其實,這兩點是互相統一的,就是要將規則融入交易系統中,使其“完整、客觀、有序、定量”,進而把自身的弱點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讓人達到知行合一。
  一個最簡單的交易系統,至少包括四個部分:買進,賣出,止損,資金管理。簡單地說,交易者要判斷在什麼情況下買入,買多少,如果市場向相反方向發展,則應該如何處理頭寸,如果市場向相同方向發展,又該如何處理,等等。實際上,這就是將規則融入交易系統的過程。許多交易者感到建立並運用交易系統很難。其實,建立交易系統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機構投資者的交易系統需要上百個技術參數來支援,但市場上同樣有適合中小投資者的簡單有效的交易系統。如股指(價)上穿20日均線買入,下穿20日均線賣出,構成一個客觀簡單有效的交易系統。這僅僅是一個例子而已。
  對於買入,舉個例子,如60日均線呈上升趨勢並且5日均線向上突破30日均線進行買入交易。當然,進行買入交易的原則有多種,可以用支撐位、阻力位、缺口以及各種技術指標等等,實際交易應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設定適合自己的原則。賣出亦然。
  止損是交易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任何時候保本都是第一位,賺錢是第二位的。事實上,建立合理的止損原則相當有效,謹慎的自救策略的核心在於不讓虧損繼續擴大。從實戰經驗來看,10%定額止損法、趨勢止損法、均線止損法、指標止損法等都能較合理地設置止損位元,交易者可結合自己的操作性格和風格把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綜合研判,從而確定較為合理的止損位。另外一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的止損必須在進場之前就進行設定,而且破止損價是我們離場的充分條件。
  資金管理是交易系統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筆者以為,真正的投資收益規則是,資金管理影響態度、態度影響分析、分析影響決策、決策影響收益。資金管理的方法有固定金額管理法、固定比率管理法、變動比率管理法等等,也是因人而宜,沒有統一的標準。
  交易系統的建立應該是人性化的、適合自己的系統。因為在實際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套適合所有交易者的標準化交易系統。交易系統的建立過程就像學游泳,有人擅長蛙泳,有人擅長蝶泳,但在他沒有下水嘗試之前,根本無法確定哪種泳姿最適合他。因此,交易系統的建立,必須是在交易者的性格、興趣、市場敏銳度、風險承受力、綜合判斷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大量的交易實踐才能夠逐步形成。因此,建立好自己的交易系統後,要檢驗建立的交易方法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這種交易方法?系統是否與投機目標相吻合?系統是否與個性相吻合?交易系統建立好之後,系統的執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非人性化的,或者說是機械化的。對交易系統機械化操作的前提是其自身的自律性,但這一點遠非大多數人所能做到。自律並非與生俱來的品質,它要靠後天的培養,它是對思想和人性的訓練和檢驗。其實,自律還是屬於怎樣做人的問題,題目太大,不說了,我還是怕說不好。
  我個人覺得在建立交易系統時只需根據自己的目的來決定自己所站的角度和位置,那麼得出的結論至少對於自己應該來說是正確的。如果事後市場證明你是錯誤的,也沒事呀,修改自己的角度和位置,修改自己的交易系統就可以了。交易系統本來就需要在實踐中修整在實踐中完善的,不可能有永遠有效的且放之四海皆准的系統。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市場中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的市場。
  總之,交易系統是——通過正確的交易思想,正確的概念定義和正確的參數設置來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從而得出正確的價值判斷,並在自律的保證下輔以機械化的執行。
(六):交易的精髓
交易系統建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交易思想,那就是趨勢。為什麼呢?市場中之所以有那麼多人虧損,我分析莫過於兩個原因:一是源於人性的問題,即知道了趨勢的方向,卻因為貪婪恐懼等等,或者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和趨勢抗衡;二是不知道什麼是趨勢,完全憑感覺在市場裏行走。我的建議是:第一種情況從自身入手,瞭解自身(人性)的弱點,然後找出合適的方法去克服它。BILL在《混沌操作法》裏講了一個怎樣成為智者的故事,大師的建議是“每天晚上用30分鐘時間對著鏡子不斷問自己‘我是誰’”,我覺得在踏進這個市場以前也應該常常問問自己“我是誰”;第二種情況建議先退出市場,開始必要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孫子兵法》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就是這個道理。學習趨勢可以從道氏理論入手,是為正道。好一些的書有《股市晴雨錶》(漢密爾頓),《DowTheory》(雷亞),《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邁吉),專業投機原理 (維克多斯波朗迪)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肯定是需要的。趨勢是什麼?趨勢就是某個特定時段內其價格運動的方向
  趨勢是交易思想的精髓,讀懂趨勢,可以避免虧損,可以獲取利潤。
  
期貨市場中最為客觀的反映就是價格,因為價格能反映一切,包容一切,任何變化都會反映在價格上。價格變化是供求關係的最基本反映,它消化了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變化,消化了大戶的心理和散戶的心理抓住價格這條主線,擯棄主觀性的判斷,才能把握價格變化的客觀性的規律。而價格變化的反映就是趨勢!價格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趨勢性,這已經在市場中得到了驗證,無論是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形成都不容易,一旦形成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因此,除非市場趨勢已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否則一定要尊重趨勢!但許多投資者常常做的事情是在下跌時低位建多單,在上漲時高位建空單,我常常佩服這些先生們的勇氣,但可惜不能苟同他們的做法,在一個空頭市場中做多,我怕會淹沒在向下的瀑布裏;在多頭市場中做空,我怕會“失去我的部位”,趨勢是無敵的,是如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對於趨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各方見仁見智、各有秒法,可以用道氏理論,可以用波浪理論,可以用均線理論,更可以簡單到用一把直尺往圖表上一放。我一直用移動平均線來研判趨勢。移動平均線是價格的積累,在一個大趨勢形成以後,可能要運行很長時間,移動平均線會從遠方緊緊咬住趨勢的發展,它不會受價格振盪和回調的影響,它只會一心一意地為趨勢服務。例如,筆者做長線時,規定年線(240日均線)以上為牛市,年線以下為熊市,然後在年線上也就是牛市里做多,去抓取漲的波段,反之,在年線以下也就是熊市里做空,去抓跌的波段。舉個例子,2005年的LME銅市場,依舊處於大牛市中,很簡單,看看240日均線就知道了,那有人問,什麼時候可以做空,筆者可以說的是,等吧,等到年線走平以及價格向下突破年線的時候,然後(僅僅是)試探性的做空!在目前的市場還不要做空,否則後果很嚴重!利物莫說過一句話堪為經典:“趨勢是簡單的嚇人的,簡單到可以這樣描述--在多頭市場中作多,在空頭市場中做空,事情就是這樣子,…可是我花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才牢牢抓住這個毫不稀奇的原則...”趨勢是如此簡單,你只需要有簡單的思考就會有簡單的結論。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真的很難很難。這也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別人,其實這是有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人性的諸多弱點是來自先天,如恐懼懶惰衝動貪婪等等,而許多優良的品質卻需要依靠後天的培養和歷練,因此造成了人們知與行的無法統一,也應驗了那句老話:只要市場中還有人在和趨勢對抗,那麼趨勢便不會終止,這是如此,這個市場中又有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英勇人物被市場無情消滅啊。《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順勢而為就是柔弱于水,依附趨勢順流而上,而逆勢者卻是“兵強則不勝,木強則亙”。道理人人都懂,但卻總是輸多贏少。為什麼呢?答案不在市場中,而在各位的心裏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