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0

20190530





2019/05/29

20190529 週選結算賺約 40K





2019/05/28

20190528





2019/05/27

20190527





2019/05/24

20190524





2019/05/23

20190523





2019/05/22

20190522 週選約賺 7K





2019/05/21

20190521





2019/05/20

20190520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6

揭密系列: 不使用參數的自適應指標(adaptive indicator)

除非您天生有盤感, 像我這種沒天分的, 期權商品的短線操作, 不免要藉用一些技術分析指標, 來相對客觀地告訴我當下該怎麼做; 由於已經規則化的關係, 甚至也可以做成全自動化下單交易. 但期商看盤系統附贈的指標多達百種, 到底哪一種比較好?

不知各位有無看過電視上的波浪大師, 知道他是怎麼做分析的嗎? 他的絕招通常是 --- 不準的時候他就修正為改走延伸波(又一個屬於贏在修正的???); 原本先前講過是1之2的話, 錯的時候就自動延伸為1之2之1(意味著1之2仍然是對的), 以他的邏輯類推, 只要錯的時候就延伸, 他都會永遠是對的! 回到指標的部分來看, 舉最簡單常用的均線為例, 當跌破10日支撐的時候, 我們再看月線會破嗎? 真的破月線後, 我們便改看季線, 以此類推半年線. 年線...等, 有沒有發現很像前面的波浪大師? 都是用改參數的方法自我安慰, 先輸入10, 錯了改20, 再錯改60, 再錯...; 當然不少技術分析大師也開示了 --- 因應市場行為的改變, 必須相應地做出變化, 於是指標參數的修改, 是一種必然

我們要問的是, 當參數因應市場變化要修改的時候, 改成多少比較好? 到底該是10還是20, 抑或是60? 以前的舊文 --- 掃盲系列3: AI或理財機器人以行銷為多 --- 的最後一段提過: 用歷史資料去印證理論(model)在已發生資料中的實務可行性, 並且達到在 [不修正] 任何參數的前提下, 且在 [不同時間架構]中, 和 [不同商品] 間, 都有同樣水準以上的穿透性(以上 [三不] 最重要)

如能開發出一種自適應(adapt)市場變化的指標, 根本無需輸入任何參數, 也就不存在上述需要 [不修正] 任何參數的前提!!! 您的期商看盤系統附贈的指標有不需要參數會自適應的嗎? 自己開發一個合用的吧!!!

20190516





2019/05/15

20190515 結算約賺35,000





.

.